因家国情怀相知 因情投意合相恋
董慧潘汉年:志同道合的红色情侣
陶柏康 陈埃
从宝山路上的“创造社”出版部,到窦乐安路(今多伦路)上的中华艺术大学;从鲁迅先生寓所,到武定路修德坊的中央特科所在地……上海的许多大街小巷,都出现过潘汉年——这位长期战斗在党的隐蔽战线最前线的传奇英雄身影。
1938年10月,潘汉年奔赴延安,参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并在会后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央社会部副部长。
在延安,因机缘巧合,潘汉年遇到了董慧。从此他俩从相识相知到相恋,最后结成一对“红色情侣”。
时代召唤 奔赴延安
董慧,原名董奉然,祖籍广东,1918年出生于香港一个爱国的实业家家庭,父亲董仲维是香港总商会会长、道亨银行董事长。她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千金小姐。如果不是成长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特殊时期,董慧应该过着养尊处优、荣华富贵的生活,顺风顺水地度过令人羡慕的青春岁月。
但是,董慧恰恰成长在民族危难的特殊年代,她选择了舍弃优渥生活,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道路。这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董家在香港是望门大族,生活条件富庶优越,自不待言。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家族怀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对子女的教育熏陶和传承发扬,尤其注重爱国向上,这种情怀直接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
董仲维认为,香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教育制度有明显的殖民教育痕迹,不利于子女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于是,董慧从小就被送去广州求学,中学阶段进入了受中共地下党组织影响的广州培道中学。求学期间,董慧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开始追求进步,向往革命。
1937年初夏,董慧在父母的支持下,从香港北上北平报考大学。此时,恰逢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七七事变”爆发后,董慧随流亡学生一起到了西安,并考上了西北联合大学。该校由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大学合并而成。
在西安,董慧在抗日爱国热情的激励下,主动找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要求报考延安的革命学校。经考核录取后,毅然转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于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又转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在延安,她系统接受了革命理论的教育熏陶,更坚定了献身革命的理想信念。
1939年夏天,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社会部,统一领导国统区的隐蔽战线工作,扩大党的隐蔽战线力量,更好地开展对敌斗争。为此,中央社会部举办了隐蔽战线干部训练班,专门培训派往国统区的干部。董慧因特殊的家庭背景,也被入选其中。从此,董慧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
这时,她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人:潘汉年。
使命在身 遇引路人
1938年10月,潘汉年应邀到延安干部训练班作报告,讲授党的隐蔽战线斗争历史。在黄土高坡上简陋的教室里,董慧第一次见到了潘汉年。
当时,潘汉年才三十出头,但俨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因丰富的阅历而显得格外成熟稳重。
短短几天讲课,董慧了解了党的隐蔽战线斗争历史,那么曲折艰难、惊心动魄,对潘汉年的敬慕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董慧还了解到潘汉年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上海的革命生涯:
学生时代的潘汉年,深受五四进步思潮影响,17岁便离开家乡,到上海投身进步文化运动。
1924年,潘汉年进入中华书局工作,这是中共地下党活动的重要场所。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经介绍,潘汉年加入了由郭沫若、成仿吾领导的进步文化团体“创造社”出版部工作。如他自己所说,当时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非常辛苦,但想“为我们的后起者谋一点幸福”。在此期间,潘汉年和他人一起创办了《A11》《幻洲》《战线》等进步杂志,揭露社会黑暗,鼓励广大读者“跟着时代前进”,活跃在上海的文化战线。
1929年6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年仅23岁的潘汉年被任命为第一任书记,在周恩来、李立三和李富春等领导下,直接参与上海各进步文化团体的组建工作。
1930年3月,中国第一个左翼文化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潘汉年为此殚精竭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左联”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党团书记。更重要的是,他和文化战线的党员一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努力消除和鲁迅的思想隔阂,建立革命友谊,得到鲁迅的鼎力相助,高擎起左翼文化大旗,对实现左翼进步文化力量的大团结,推动进步文化运动从上海向全国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31年夏天,因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党中央和许多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党危在旦夕。这时,潘汉年临危受命,被周恩来召唤到党的隐蔽战线,参与中央特科组织的恢复重建工作。此后,他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精神,与国民党特务机构斗智斗勇,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出生入死,屡建功勋。陈云曾高度评价说,当时,潘汉年在中央特科不是一般的干部,是实际负责人。
1933年5月,潘汉年在极其恶劣艰难的政治环境下,以惊人的毅力和胆魄,细致周全地安排护送许多党中央领导同志,从上海转移到江西中央苏区。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潘汉年在党的隐蔽战线上南北转战,特别是在上海、香港等地,与国民党反动政权、汪伪集团,乃至日本在华特务机构机智勇敢斗争,屡建奇功。
潘汉年传奇经历,深深地印刻在董慧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机缘契合 结为眷侣
1939年,党的隐蔽战线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党中央根据当时形势发展需要,决定进一步加强在国民党统治区,特别是在上海和香港地区的隐蔽战线领导工作。鉴于潘汉年在这方面的卓越领导才能,决定派他返回上海,统筹领导南方地区的隐蔽战线工作。
考虑到潘汉年肩负的重要使命,党组织决定给他配备一名机要工作者,董慧成了最佳人选。董慧有配合潘汉年的天时地利:她显赫的家庭背景,可以提供特别的安全保障,她父亲开办的银行,是最佳的职业掩护;她信仰坚定、工作细致,是忠诚可靠的地下党员。
这一机缘巧合,使董慧与潘汉年自然走近,在共同的革命事业中萌发真挚情感。
对董慧而言,潘汉年是思想上的引领者,工作上的领导者,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情感上的依赖者。
而在潘汉年看来,董慧是政治上的追随者,工作上的得力助手,生活中的红颜知己。董慧的清新脱俗、美丽优雅也深深吸引着潘汉年。
在上海、香港地区工作期间,董慧工作的道亨银行,成为地下党的联络点。党组织的重要情报,经董慧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潘汉年与其他党内同志、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大都由董慧周全安排;党组织所需要的经费,由董慧经办处理,连董慧的家,也成为潘汉年开展工作的重要场所。
共同的理想,把董慧和潘汉年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俩的感情也因此逐渐增温。
斗转星移,日积月累。董慧与潘汉年,历经八年风雨岁月,从相知到相恋,情感与日俱增。后来,潘汉年解除了由父母包办、名存实亡的婚姻,在1947年与董慧喜结连理,成为一对情投意合的红色情侣。
患难与共 矢志不渝
志同道合、互敬互爱,常人难以企及,董慧与潘汉年却堪称圆满。他们的情感,萌发建立在白色恐怖时期,又在人生的壮年和暮年延续升华。
潘汉年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智慧和杰出贡献,受到党中央的赏识。1949年,党中央曾内定,请他出任中国第一任驻英国大使,后因接管上海的重任更为迫切,让他改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为建设新上海再立新功。董慧也随潘汉年到上海,在市委统战部任职。
1955年春夏,潘汉年陷入一场政治风暴,从此蒙冤长达27年。
患难见真情。在漫长的困境中,董慧无怨无悔,跟随潘汉年辗转北京秦城监狱,团河劳改农场,直至湖南洣江茶场。潘汉年病故后,董慧谢绝亲友们让她回港生活的邀请,坚持留在大陆,直到去世。炽情挚爱,感人至深。
根据有限的历史资料记载,我们看到这对红色恋人,身陷冤屈,矢志不移,期盼云开日出;他俩在人生暮年,白发霜雪,疾病缠身,依然恬淡平静,相互搀扶,温情满满;他们热爱生活,关心驻地干部群众,为职工子女辅导功课。当事者追忆往事,真切动容。
潘汉年对董慧一往情深,曾赋诗多首,其中“患难相遇共相倚,恩爱情深亦太痴”两句最为真切,浓缩了这对红色情侣的情感密码,给他们自己,也给后人留下美好的遐想。
(作者陶柏康 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专家点评
因爱结缘 相守一生
因爱结缘,相守一生,是人们梦寐以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在中国革命洪流中相遇,因家国情怀相知,因情投意合相恋的红色恋人,并不少见。
身处党的隐蔽斗争第一线的董慧与潘汉年,在特殊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奋斗奉献,由此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情谊,成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红色情侣。
爱所赋予的意蕴,因所处时代和个人追求不同而相异,但其精神内核却是相同的。
只有人生目标一致、两情相悦的爱情,才会天长地久。这是红色情侣董慧与潘汉年给我们的启示。
陈埃 (中共党史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