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时尚网 收藏深圳时尚网
你现在的位置 > > 首页 >>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期待华侨华人为中缅命运共同体再搭新桥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20-06-10 03:19:01

  中新社昆明6月8日电 题:期待华侨华人为中缅命运共同体再搭新桥

  作者 缪超 姚文晖

  6月8日是中国与缅甸建交70周年纪念日。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如果把中缅友谊比做一条夹岸鲜花盛开、硕果累累的历史长河,数百年来在缅华侨华人与缅甸当地居民水乳交融、为促进中缅友谊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就好比一座座璀璨夺目的桥梁。今天,中缅两国共建命运共同体,可以期待华侨华人搭新桥。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4世纪,两国人民就通过贯穿川滇缅印的“蜀身毒道”往来通商、互通有无。自明代起,史籍里陆续有中国人留居缅甸的记载,他们与缅人通婚繁衍,生生不息,缅人视他们为“瑞苗”(缅语“亲戚”之意),称他们为“胞波”(缅语“兄弟”之意)。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5891748", container: "_i630znox87b", async: true });

  留缅华侨与缅甸人关系融洽、亲善,为新中国与缅甸建立友好外交关系奠定良好基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次日,缅甸华侨在仰光升起了东南亚第一面五星红旗。当年12月16日,缅甸致电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正式建立邦交。

  1956年12月,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在云南德宏举行,包括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缅甸总理吴巴瑞在内的两国领导人、边民约15000人参与盛会。据亲历者回忆,前来联欢的缅甸边民大部分为华侨华人。周恩来在旅缅华侨欢迎大会上表示,中国鼓励华侨志愿加入缅籍,入了缅籍的华人是嫁出去的女儿和入赘的女婿,华侨入缅籍是给缅甸添丁,对中国来说是增加一门亲戚。

  此后多年,缅华各界扎根缅甸,为增进中缅胞波友谊,推动两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合作贡献重要力量,成为深化中缅合作的桥梁纽带。

  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缅甸华侨华人踊跃牵线搭桥,推动缅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目前中国已是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国。

  今年1月中国领导人访缅期间,双方就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缅甸成为东盟国家中第三个同意与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国家,两国关系发展走向纵深。中缅共建命运共同体,对于生活在缅甸的华侨华人而言,不仅提供了更为友好的生存发展空间,更蕴含着无限机会。华侨华人如何发挥侨力、贡献侨智、以侨为桥,为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再搭新桥,令人期待。

  期待在缅华侨华人继续发扬数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发挥促进中缅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把自身事业和人生理想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起来,找准适合的切入点,为中缅两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贡献,帮助构建实实在在的中缅命运共同体。

  期待在缅华侨华人更加积极融入缅甸社会,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多做善事回馈缅甸社会,为增进当地民众福祉更尽心力。在这方面,缅华二、三代赢得了缅甸社会普遍认同与赞扬,相信新生代不让前贤。

  期待在缅新侨和华裔新生代释放体内洪荒之力,促进中缅更加友好往来,实现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当前,缅甸基层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熟稔互联网的新侨和华裔新生代能够向5000多万缅甸民众讲好中国故事。

  期待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信息发布平台,方便在缅华侨华人及时了解“一带一路”建设资讯,为华侨华人参与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支持。

  “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这是中缅两国共同的谚语。中缅两国更加“亲近”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望,相信华侨华人也必将担负起参与构建更为紧密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完)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12-2024 fashion.shenzhendx.Com 深圳时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