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6月24日电 (记者 魏建军 李亚龙)“天水被称为‘羲皇故里’,孕育了伏羲文化和记载各民族发展融合的石窟文化。”甘肃天水市民宗委副主任闫爱民说,天水以弘扬传承伏羲文化为抓手,推动各民族在同根同祖意识下的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增强了各族同胞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历史上,天水是一个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互融合发展的地区,形成了汉族和回、满、蒙、藏等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结构。
生活在天水的各族人民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每年都有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全国56个民族代表、兄弟省市和天水各界人士参加公祭伏羲大典,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凝聚民族情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天水市还牵头实施“创建陇东南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区”行动,在全市各民族群众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创散居城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据统计,近年来,天水共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体意识专题培训班450多期,培训13.5万多人(次)。天水市还加大对民族地区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两个“百千万”工程,带动10万人就业致富。
“想不到致富的日子这么快来临。”清水县新城乡蒲魏村村民李建国说,以前特别贫穷,等着吃雨水,现在自来水通到院子里。自从政府帮扶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乡村振兴,村容更美了,学生入学率达到100%,人们精神面貌也好了。村里人还在外面开了很多“夫妻馆子”,“48个馆子,48辆车”,想不富裕,都被带着往前走。
与此同时,天水还将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城市管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实施全覆盖、精准滴灌、文化引领、金种子、精神家园、出彩培训、权益保障“七项重点工程”,优先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安排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以及交通、能源、生态、水利、旅游等重大投资项目。
近五年,天水累计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投资达100多亿元。建成了沈遐熙革命纪念馆、民族博物馆等一批民族文化基础工程,158个“乡村舞台”和255家村级农家书屋投入使用,实现了民族地区行政村全覆盖。
不仅如此,当地民族地区行政村均建有小学,并打造了以“充国小学”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该校图说“五十六个民族”,列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入思品教材与课堂。该校教师王逗逗说,民族墙除了让学生在课本上了解各民族,更能直观地展现各民族服饰、舞蹈、习俗等。
在舞蹈教室里,孩子们身穿各民族服装尽情舞动。教师戴旭东说,通过民族舞蹈,增加他们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让中华文化从小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该校教导主任苏好凯介绍说,民族文化墙让学生产生最初的“目光认知”,让墙面会说话;各民族音乐、乐器进课堂,让声音会说话;美术课中,用手剪、贴、画,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来对各民族有一个更深的认知。
“通过挖掘课本,看图识民族、音乐识民族、舞蹈分民族等,让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清水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亮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从娃娃抓起,播撒“金种子”工程,让孩子们从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