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时尚网 收藏深圳时尚网
你现在的位置 > > 首页 >> >>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谭先杰:医生其实也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9-03-10 03:18:45

  谭先杰 医生其实也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谭先杰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有科普作品《子宫情事》,医学人文作品《见证——一个协和医生的温情记录》及个人成长史式自传《致母亲》等。


  《见证:一个协和医生的温情记录》

  作者:谭先杰

  版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8年4月

  医生们怎么看待医学中人文关怀的价值?怎么看待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那些在本职工作之外,通过写书来记录和表达的医生,希望达到怎样的诉求?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几位有医学人文、科普作品问世的医生,以及有医学背景的作者。

  新京报:相比于《子宫情事》这样的科普作品,《见证》这种叙事医学的文字好像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谭先杰:《见证》和科普类作品不太一样。科普类作品主要是在讲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而叙事医学是医学和人文的结合,它的文字是另外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到底有没有治愈的效果,这不好说,但它至少可以让人有一些安慰。这就像我们常说的特鲁多医生那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些文章中,你可以看到别人的苦痛,知道自己的幸福,或者说有共情,因为人性是相通的。我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读者(患者)可以理解到医学的局限性和医学的苍白,促进医患间的相互和谐。医学并不是万能的,比如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经历的。无论你如何努力,这一步都会走到你的面前,但你如何去面对甚至对抗它,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从中读到的。因为在中国,死亡教育现在是缺乏的。

  新京报:这几年,国内出版界也引进了一些国外医学纪实类作品,比如阿图·葛文德医生的书等。你如何看待这类作品?

  谭先杰:我认为这些作品很不错,文笔很流畅,翻译得也很好。但说实话,国内医生写的纪实类作品并不是很多。我曾经认为我的《见证》是国内叙事医学当中很好的一个册子,但我没有推(这本书),也许过几年回过头来看,人们会意识到这本小册子在叙事医学中的价值。国内有些作品写得太正了,太正就意味着太假。我认为应该还原医生和患者的真实,真实的医生,真实的交流,它会引起公众的共鸣。

  新京报:你说《一台手术背后的故事》当时在公众号上发布之后,引起的关注是出乎你意料之外的。那么,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它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

  谭先杰:《一台手术背后的故事》发布后真的是出乎我的想象。这个故事为什么能够引发广泛的共鸣,我觉得是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医生的真实心态,不是现在宣传中的医生,高高在上的完全脱离了实际的“白衣天使”。(首先)讲的是一个医生面对一台困难手术的担当,这是必须要做的。第二是他的纠结,这台手术做砸了怎么办?现在的医患关系已经到了医生也输不起的时候。任何一个医生,可能都会在他的行医过程中碰到一台或者多台这样的故事,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而对于公众的共鸣,我认为,他是看到了一个医生真实的一面,尤其是我写到的,我回家之后看到老婆留的纸条:“饭在锅里,菜在微波炉里,自己热一下吃。烤箱里有一只虾,别忘吃!我俩出去遛弯了,一会儿回。”看到这些,你就会觉得医生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普通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服务、相互需要的关系。给医生过多的压力,或者道德绑架,我认为并不是一件好事儿。

  新京报:你的微博和公众号都有许多粉丝,另外也有一些医生在社交媒体里发声成为“网红”,关注度给你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和改变呢?

  谭先杰:“网红”都是远香近臭的效应,就是远方的人,不太认识你的人,他就对你挺好的,身边的人或者同事,他并不一定这样认为。他可能会觉得你不务正业,或者对你在网络上面“装”还是“不装”,都看得出来。所以我在网上,从来都不装。

  你可以看到,我在网上除了是一个医生之外,还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也喜欢看美女,也喜欢品美图。我在写一些非常正经、正能量文章的同时,随后我就会来一篇比较不着调的小段子。我就是想让大家都知道,医生其实也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关注度给我带来的影响,既有好的,也有坏的。对我来说,文字是永存的,能够留存下来。所以不管别人怎么样,我还是干我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因为我有一个底线,在干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是善良的。

  采写/新京报记者 何安安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12-2024 fashion.shenzhendx.Com 深圳时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